《环游记》这本书在辽州定稿、印刷后,就火速发往明朝、燕朝各地。
尤其在燕朝,这是人人都听说了的事,经过报社编辑部的指导加工,用生动的故事把一个个地方的特色展现的活灵活现,从吃的、用的、看到的、经历的、感觉到的几个方面,把航海的历程说了个七七八八。
京城的很多人或多或少听其他人说过,但燕朝其他地方和明朝的人知道的就少了,那故事还是很吸引人的。书上讲的是一个书生坐着船,一直向西航行的所见所闻,大海是多么的广阔,鱼儿种类是如何的繁多,那比房子还大的鲸鱼,那堪比风凰的孔雀,那像鹿像马的蓝色公牛,那小孩粗的黄色巨蟒,那比黑炭还黑的黑人,那拥有蓝眼睛黄头发白皮肤的小女孩,那比燕朝白银还多的金沙……都会充斥众人的三观,吸引着众人的好奇,新事物的出现,能不火才怪呢!
书上也讨论了很多问题,船一直向西最后为什么会回到了原处,为什么世界还有和我们肤色不同的种族,这个世界到底多大……
李隆让编辑部做推手,报纸上大肆的宣传,并把热点、亮点挑出来,不断刷新热度,让舆论发酵,让人们探讨不同的人文,了解不同的地域,他要做的就是让这本书和写这本书的人火起来!
李隆为什么要这么做,就是要刺激大量的人写书出书,去思考写什么内容能成就自我更大的价值,写书其实就是思考、探索的过程。
这让李隆想到了《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罗琳,她1965年出生在英国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喜欢写作,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记者。
后来结婚,但很短暂的时间就离婚了,没了工作,还带着几个月大的孩子,这时恰好母亲去世了,和父亲的关系也不好。
她陷入了贫穷的境地,一贫如洗,无依无靠,只能靠低保生活。在租来的小公寓里,冬天没有暖气,就这样很艰难的生活着。
面对沉重的压力,她想过自杀,但为了女儿,还是咬牙坚持住了。就这样,利用身边的一些有限资源,比如冬天去咖啡馆蹭热度过着每一天。
后来它看见窗外的一副场景,一个戴眼镜的小孩一晃便消失在视线里了,这就是哈利波特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