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屈辱的在和约上签了字,盖了他自己的印玺,他要让这分屈辱留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大宋这个国家上。
绍兴三年,御史中丞张澄上疏弹劾黄潜善、汪伯彦罪状二十条,其中最为严重的便有几条:
一是黄潜善等当初没有筹措安排,只坚持留住陛下,致使皇帝遭难。
二是禁止士大夫搬家,立法过于严苛,议论的人都说:“天子六宫逃过江去,我等辈难道不是人?让我们要落入敌人之手!”随之民怨归于皇帝。
三是祖宗的神主和神御不先行渡江,一旦皇帝起行,则仅仅让一两个兵卒抬来,倾摇暴露,令行路的人见了都心酸。
四是黄潜善等身为御营使,多占有兵卒自卫,不回避嫌疑。
五是汪伯彦的门客为起居郎,有罪当调任外官,然而却授他为集英殿修撰。
六是黄、汪二人结党营私,专务欺骗皇帝,浴巾人商议绍兴和议之时未尽全力,令大宋蒙受巨大的屈辱。
赵构随即罢免二人左右仆射之职位,并下诏永不录用。
经过赵旉在身边的每日相谈,赵构越发觉得太祖皇帝英明如此,自己的太子聪明盖世,大宋何愁没有中兴之日,而他也在赵旉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开始痛恨宋奸,就连当初给完颜宗弼献计的王某人都被他抓来砍了脑袋。
两位丞相被罢免后,必然要有新的人选来接替他们。
川陕宣抚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