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4章 姜家的大方(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陈友亮笑着说道:“姜旗主拿命跟我要,我能不给?”

“看看其他人,自以为坐在江城内运筹帷幄,有定鼎之功,所以一个个认为自己应该称公做侯。”

“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大江帮已经收服神州,一统天下了。”

闲聊几句后,陈友亮从抽屉里拿出一叠文书,交给姜鸿飞。

“看看,姜旗主,看完后说说你的看法。”

姜鸿飞起身接过文书,坐在椅子上快速翻阅。

陈漓拖着椅子坐在旁边,伸长脖子观看。

这是大江帮密探从北方传来的消息,

内容与陈雲介绍的差不多,但更加的详细。

甚至红巾军的各个将领修为、偏好、出身都一清二楚。

红巾军现有的物资、各军实力都被摸清楚。

姜鸿飞不禁感叹,从探听情报上,黄旗军与戎狄斗了五十年,经验丰富。

汪宝兄弟建立的小队,跟黄旗军比起来,犹如幼儿与小宗师一般。

陈友亮在姜鸿飞、陈漓看最新情报的时候,拿起桌子上的文书,开始审批。

三州一地刚刚恢复,各地申请钱财支援的数不胜数。

很多县城的府库被五行旗扫过,连老鼠都得搬家,新任官僚们连月俸都拿不出来。

陈友亮心里很不满,但五行旗是他的嫡系,也是最大的支持者。

这件事只能当做看不见。

大笔一挥,从府库抽调一部分钱财。

这笔钱,还是黑旗军送过来的。

打仗,打得就是钱粮。

要不是姜鸿飞送上来大笔财货,

加上大江帮几十年的老底子,以及江城的缴获。

府库早就空了。

这也是称王改制迫在眉睫的原因,要是再不建立一个稳定的规章制度,

下一次大战,这大江帮就真要被吃垮了。

当陈大帮主处理了十几个申请支援的书信后,拿起下一个文件,发现古铜县令与黑旗军转运使联名奏本。

古铜矿在吕乾重新梳理,黑旗军、义军、县衙三方人员调配下,开始铸造铜钱,

预计月产铜钱六万贯,钱息六千贯,以后产量会逐渐提高。

“好啊!”

陈友亮的叫好声,吸引了陈漓的注意。

看到陈漓和姜鸿飞抬头。

陈友亮拿起文书笑道:“古铜县来了一个好消息,古铜矿已经出产铜钱了,一个月六万贯,钱息六千贯,以后产量会逐步提高。”

“按照他们的推算,在明年初就有望彻底恢复古铜矿的产量,重新达到文朝时年产十二万贯钱息的巅峰产量。”

“姜旗主又为帮里立下一个大功劳。”

陈漓心下一喜,古铜矿名义上由白旗军和黑旗军共掌。

他派人去看过,听说大部分矿洞坍塌,产量很低后就没有太在意。

干脆做个人情,让姜家插进来。

所谓一分为二,不过是为了让姜家和自己有一个共同的利益点。

只是他没想到姜家人这么厉害,才一个月时间,就重新清理出矿洞。

甚至还开始铸造铜钱,现在一个月钱息六千贯,八壹中文網

但明年就是每月一万贯,说不定以后还可以是两万,三万?

这可是相当于几万两白银,不是什么小数字。

陈友亮看了儿子一眼,看出儿子心里想法,但他作为陈漓的父亲。

老子向儿子要东西,天经地义。

“古铜矿铜钱事关新朝国库,所以铜矿收归总库直属统管。”

“黑旗军转运使吕乾,有大功,兼任古铜县监察使,领仓兵三百,望能加大铜钱铸造量,缓解府库钱财不足。”

陈漓顿时苦着脸,心里有些埋怨吕乾为什么不把这件事先告知自己,而是直接上本帮里。

姜鸿飞自然清楚这件事,甚至这本文书,还是姜鸿飞做主。

只是没想到这个文书,陈帮主现在才有时间看,而且还是这个时候。

好在他为了减少白旗军的愤怒,还特意把常子春拉上分摊怒火。

古铜矿的破坏“很严重”,正常修复需要海量的人力,

这也是白旗军幕僚看过后,认为白旗军修复困难的原因。

所以他们将古铜矿交给赵家和姜家共同打理,用一半的收益,推动两家发动本地势力重建古铜矿。

但白旗军幕僚只是在矿井瞄几眼,根本没有深入。

所以没想过赵家弄虚作假的可能性。

可吕乾不一样,他不顾危险,进入矿洞看过。

很快发现了其中猫腻。

什么矿洞坍塌大半,假的。

赵家五十年前为了家族利益,胆大包天的忽悠了戎狄。

成功的吞下了古铜矿一年十万贯铜钱的钱息。

赵志勇为了继续保住这笔巨大的利益,不惜冒着与姜家翻脸的风险,牢牢掌握古铜矿,不让外人插手一分。

按照赵家的计划,背靠陈漓和白旗军,内联本地新兴姜家,足以让古铜矿继续为赵家的兴旺发达提供巨额收益。

要知道在以前,赵家每年需要向南京戎狄王爷提供价值三万贯的铜钱即可。

现在白旗军只要一万贯铜钱,以及三千石军粮。

可谁知道,原本应该作为助力的姜家,莫名成了黑旗军之主。

整个古铜县势力,瞬间全部站在了姜家这边。

以前姜家、赵家算是平等,现在赵家不得不仰人鼻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